随着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被发现,让人们对其迅速熟知。今年春季暴发的H7N9疫情再次提醒人们:禽流感从未远去。
潜在风险
世卫组织表示,目前针对H7N9感染源的调查仍在进行,尚未确定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专家在中国实地考察疫情后,对H7N9禽流感疫情感到奇怪又神秘。
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在鸟类中传播,H7N9则是一个亚型。在此次疫情之前,虽然偶尔会有H7N2、H7N3、H7N7等某些H7病毒感染人类,但并没有H7N9病毒感染人类的先例,病毒在禽类身上检测出的也极少。
美国外交学会全球卫生问题专家劳丽·加勒特也认为H7N9不同寻常。她说,与H5N1型禽流感病毒比,H7N9看上去不像禽流感。
但科学家最担心的是:病毒在反复的跨物种传染中是否会获得人际间传染能力,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人类流感疫情。
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得主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前校长戴维·巴尔的摩说:“就目前所知来讲,我们无法对H7N9是否会人传人进行预测,因为我们不能仅凭借基因方面的信息判断哪些病毒具有传染性,哪些没有,我们只能对此进行监测且时刻保持警惕。”
多重挑战
科学家对过往几次疫情的研究,揭示了禽流感如何暴发:携带病毒而自身无恙的野生候鸟,在东南亚等地越冬、北方度夏的迁徙途中,与当地散养的鸡、鸭等家禽接触,缺乏抵抗力的家禽不仅染疫,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物种甚至人类。
家禽散养、混养,活禽运输,活禽销售,都增大了人类感染的风险。这种习惯使亚洲国家的人类患者最多。
巴尔的摩说:“这种病毒由鸟类传播,通过猪传染给人。在中国,大量农户家中养有猪和禽类,他们与这些动物保持着密切接触,互联网上还有这些动物与小孩儿亲密玩耍、亲吻的照片,这种情况使病毒传播给人以及引发传染病的可能性更大。”
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·瓦莱特建议,为避免类似疫情再次暴发,首先家禽养殖业需建立长效监督机制。兽医部门需加强装备建设,将兽医服务覆盖至所有乡镇村庄,并且和养殖业主建立良好的互信和对话关系,经常为后者提供信息和培训。
其次,需加强对活禽市场的监管。一只携带病毒的家禽进入活禽市场,便可导致整个市场的禽类受感染,为此,有关部门应对活禽市场保持高度警惕,避免已经受感染的禽类进入其他市场。
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,是一个长期挑战,应对正在发生的疫情则更加紧迫。不过,多数专家对人类应对禽流感的前景谨慎乐观。巴尔的摩说:“与十年前相比,人类对抗禽流感病毒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,应对这一病毒传播也做了更好的准备。”(新华)
来源:京郊日报